在科技驱动军事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量子传感技术依托量子力学原理的高精度探测特性,成为军事领域战略竞争的关键焦点。美军高度重视该技术在提升情报监视侦察(ISR)能力中的核心作用,通过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等机构主导的多项科研项目,在量子激光雷达、量子磁力计及中微子量子传感等方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相关技术突破不仅革新了传统目标探测与信号监测手段,更在核活动监测等战略领域开拓了新路径,对美军构建全域态势感知能力、巩固军事技术优势具有深远战略意义。
一、技术发展现状
量子激光雷达技术
2023年5月美英研究团队开发了量子激光雷达原型系统,首次成功展示了在水下实时获取3D图像的技术。该系统运用单光子探测技术,通过绿色脉冲激光源与单光子探测器阵列的协同作用,以皮秒级计时分辨率精准测量飞行时间,不仅能够分辨毫米级细节,还可有效区分目标反射光与水中粒子反射光。在完成实验室测试后,研究人员将该系统置于一个长4米、宽3米、深2米的水箱中进行实际成像测试。结果显示,在3米距离的高散射场景下,该系统成功验证了其在不同浊度环境中的成像能力。
展开剩余82%超导微波单光子探测器
2025年2月6日,美研究团队开发了量子增强单光子激光雷达系统,该系统可从325米外分辨小至一毫米的特征,且激光功率低(不到3.5毫瓦)。该系统的核心部件——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其效率达到传统激光雷达的两倍,定时分辨率至少提升了10倍。这项技术在安全和监控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能够在烟雾、雾霾等复杂环境中获取精细的3D图像。未来,研究团队计划在最远10公里的距离开展测试,并开发先进计算方法以提高数据分析效率。
研究人员在32m外用单光子激光雷达系统对乐高进行成像
量子磁力计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启动的稳定量子传感器(RoQS)计划,旨在开发能够抵抗环境干扰的量子传感器,确保其在实验室外稳定运行且灵敏度不降低,最终目标是将这类传感器集成到国防部平台。2023年5月美国公司SandboxAQ发布AQNav技术,该技术采用高灵敏度量子磁力计,利用地球地壳磁场空间分布特性,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与磁图数据进行匹配分析。该技术已在多型飞机完成超200飞行小时、40余架次测试验证。在军事应用中,量子磁力计可在GPS信号受阻时提供定位支持,同时通过检测潜艇航行产生的微弱磁场异常,实现远距离目标探测,也可用于识别埋藏的磁性武器装备,例如:地雷、武器储存设施。
长度约为31厘米的量子磁力计
中微子量子传感技术
DARPA的中微子量子传感(QuSeN)项目专注于研发针对核反应堆和核材料中微子的探测器。当前,美国中微子检测技术存在显著不足,难以捕捉核活动产生的多数中微子,存在大量监测盲区。且现有探测器重达数吨,不利于大规模部署和灵活应用,无法满足多场景下核设施实时动态监测需求。QuSeN项目旨在突破现有技术在灵敏度和能量分辨率上的局限,目标是将能量阈值降至<0.5 eV,信噪比提升至>1,增强对微弱中微子信号的捕捉解析能力。
二、军事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几种量子传感技术,美军可构建多维度ISR能力体系:量子激光雷达与超导微波单光子探测器实现水下高浊度及恶劣气象环境下毫米级精度的目标3D成像;量子磁力计在GPS拒止环境下提供精准定位并探测潜艇、地下磁性目标;中微子量子传感技术通过提升灵敏度与小型化,实现对核设备的穿透性远程侦察。这些技术协同应用将推动美军ISR体系向全域智能融合升级,助力其以“感知优势”夺取战场决策主动权。
量子传感技术赋能的未来作战图景
未来,美军在量子传感技术领域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在技术演进方面,美军将探索新型量子材料与架构,提升传感器性能指标;推动多物理量融合测量技术发展,实现更全面的信息获取。在应用拓展方面,一方面向太空与深海领域延伸,利用量子传感器开展空间隐形目标监测、增强深海环境下的目标探测能力;另一方面加快在战术级作战装备中的应用,为单兵作战系统、无人机等装备集成量子传感设备,提升战场实时侦察与目标定位能力。同时,中微子量子传感技术将朝着更高灵敏度、更小型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优化数据处理算法,提高核活动监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完善美军核情报侦察体系。
三、总结
在现代战争环境中,复杂的电磁干扰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显著制约了情报监视侦察(ISR)系统的性能。传统系统普遍面临信号干扰、探测精度受限等问题,难以满足实时、精准获取敌方动态的作战需求。量子传感技术凭借其超越传统手段的探测精度与信号敏感性,成为突破ISR能力瓶颈的重要技术方向。该技术可捕获极微弱的电磁、振动等物理信号,在复杂战场环境中实现对隐蔽军事设施、移动装甲集群及水下潜艇等目标的高分辨率感知,有效扩展情报获取的时空维度与信息密度。
美军将量子传感技术定位为未来战场ISR能力升级的核心技术支撑。美国防部已将量子信息技术纳入六大颠覆性基础研究领域,通过专项资金投入与政策引导,加速推动该技术向军事ISR领域的转化应用。美国陆军、海军等军种及国防科研机构通过产学研协同机制,一方面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的技术合作以推进量子传感器研发,另一方面部署专项计划,例如DARPA的QuSeN项目,旨在突破量子传感器在复杂环境下的精度瓶颈并加速其军事场景适配。
美军技术转化的核心目标是将量子传感技术从实验室原型转化为实战化ISR装备,他们深知,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层面的重大突破,更是实现战略超越的重要契机。未来,量子传感技术将深度融入电子对抗、隐形目标探测及精确制导等作战环节,通过提升战场态势感知的实时性与精确性,优化作战决策效率与打击效能。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与应用场景拓展,量子传感技术或将重塑美军ISR体系的技术架构,并对全球军事力量对比产生结构性影响。(来源:北京蓝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
https://www.usmcu.edu/Outreach/Marine-Corps-University-Press/Expeditions-with-MCUP-digital-journal/Quantum-Technology-and-the-Military/
https://www.optica.org/about/newsroom/news_releases/2023/may/quantum_lidar_prototype_acquires_real-time_3d_imag/
https://www.bajr.org/single-photon-lidar-delivers-detailed-3d-images-at-distances-up-to-1-kilometer/
https://www.darpa.mil/research/programs/qusen
发布于:北京市杭州在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